成龙上一部漂亮的作品是哪一部?
8年前的英文片《英伦对决》。
成龙上一部拿得出的华语电影是哪一部?
可能是14年前的《12生肖》——其实这一部也只是及格水平。
这中间数年,成龙一直是劳模,也一直在求变。
自己带顶流小鲜肉/小花。
拾起自己当年的经典IP。
向下兼容年轻喜欢的元素(萌宠、瑜伽)。
很拼命很努力,项目已经排到2030年了。
但作品就是支棱不起来,曾经非常稳固的观众盘也慢慢崩了,票房一部不如一部。
上半年的《功夫梦2》内地票房仅500万。
有人认为,如今的成龙已经沦为烂片之王,跟凯奇一样,跟王晶一样。
但成龙跟真正的烂片之王不同的是,他不炒自己的冷饭,而是一直积极求变,不断尝试新的类型,尽管前面很多次都失败了,但总比躺在功劳簿上骂年轻人不懂得欣赏强。
这一次,成龙终于带来了好作品。
甚至说是成龙最近十年最好的作品(主要是前面十年作品没几部拿得出手)。
捕风捉影
好在哪里?
首先是剧情紧凑,信息量丰富,悬疑戏码一层层往上翻,也就是俗称的“剧情无尿点”。
商业类型片,做到这一点,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电影买了游乃海版本的《跟踪》改编权,但几乎是完全新的人物关系和故事。
情节更丰富,更商业化,戏剧冲突更当下,格局更宏大。
动作和悬疑之间的平衡也做得很好——后者才是剧情核心。
电影的第一层核心趣味是:AI时代的跟踪和反跟踪。
天眼密布的时代,坏人如何抢劫、跟踪,逃避警察的追捕?
团队如何打配合,在警察眼皮子地下,换装、变脸,无痕脱身。
原版《跟踪》里,反派是以“精算笔记”的方式,掐表设计抢劫战术及逃跑路线。
《捕风捉影》里,把科技手段+传统手段结合了。
这个元素执行的是否到位是电影成败的关键。
好在电影做的不错,在原版的基础上,上了新的手段,增添了新的细节。
我个人最喜欢的段落,是几个菜鸟跟踪队成员,去跟踪反派大佬的那一段,张子枫梁家辉成龙在密闭电梯里的心理对决,以及后面三人吃饭的小群戏,各种道具、细节、眼神、肢体语言形成的张力,各种窃听、易容、监控,伪装和反侦查的手段,比具体的打斗更吸引人。
到了后半段,电影选择用更刺激的打斗、更夸张的枪战去升级层面,淡化了“跟踪”元素。
虽然也犯了港片最常犯的“过犹不及”的毛病,但类型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上去了。
然后,相较原版,人物关系的纵深感也更好。
警察这边,张子枫和成龙不是父女堪比父女,反派那边,梁家辉和弟子们看似父子实则利益捆绑。
非常漂亮的对比。
其中,电影给了相当多的笔墨去塑造反派之间的”父子关系“,不仅是利益之争,也是理念之争。
被时代淘汰的老派跟踪高手,如何面对滚滚而来的科技形势?
习惯了科技手的当代盗贼,早晚要摆脱控制欲太强风险意识太高的精神老爹。
所以,中间那段“计中计”的设计很巧妙,不是警察的跟踪小队骗过了反派大佬,而是反派将计就计,设了一个局中局。
警察才是棋子。
到了这一层,孤故事格局超越了原版,变成了更”大“的电影,也有了商业上更大的可能性。
但前面说了,电影犯了这几年港片的通病,喜欢搞一些过于夸张的大场面。
其中最夸张的设定是,科技盗贼雇了雇佣军去攻击警察总部。
大哥,你们是盗窃,是冲着钱去的,不是要发动恐怖战争。
有一种为了枪战而枪战,为了花预算而花预算的感觉。
金钱的数额也过于浮夸,动不动就百亿,几个亿在盗贼眼里就跟几块钱一样。
好在成龙的角色定位处理的挺好。
这不是一部成龙为最大的主角的电影,他是师父一般的存在,有三场solo的打斗戏,能看出来确实打不动了,但最后一棒,他还是交给了张子枫去完成。
很好的交接。
如果真的让角色被梁家辉杀死,是不是更好呢?
电影里最惊喜的角色,当属反派里的此沙。
他非常帅,有陈坤混合着王力宏的既视感。
而且角色的情感塑造很好,不是那种纸片式的耍帅。
和梁家辉在暗光里的匕首1v1动作戏也很到位,不得不说,我们的武指真是厉害,两个完全没有动作底子的演员,能打成这样。
以后要多拍动作戏啊。
但真正撑起电影灵魂的,还是梁家辉饰演的反派老爹。
梁家辉就是那种,所有人都知道他会演,但每次还是会被他的演技惊到,或者爽到。
他演出了老派大佬的阴冷和杀意,还演出了一种迟暮感,一种悲怆感,一种孤独的杀意。
更意外的是,导演居然给他安排了比成龙还多的动作戏,兵器是刀刀割喉的小匕首,快准狠。
那场以一敌百的动作戏,堪比《疾速追杀》,夸张是夸张了点,好看也是真好看。
唯一要吐槽的就是,身为反派的他,怎么也打不死。
看电影彩蛋,如果票房好,电影还有续作。
看目前的口碑和形势,肯定要续了。
对了,有必要再提醒一下,电影的导演扬子真的不是《再见爱人》的那个扬子。
大家不要被导演名字劝退了。
冠达配资-网上实盘合法配资平台公布-线下配资公司-炒股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