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读《封神演义》时,那段比干被“挖心”的情节每次都让我揪心不已。那个忠诚的臣子被一位狐妖阴谋陷害,真是令人气愤到极点。比干失去了那颗传说中的七窍玲珑心,却奇迹般没有立刻死去,而是径直走到街上,问一位卖空心菜的老妇:“人没有心,能活吗?”老妇听后一愣,回应道:“人没有心,怎么可能活?” 听完这话,比干脸色一变,瞬间像失去了所有生气,捂住胸口倒地而亡。
每次看到这时,我总是忍不住想,如果老妇的回答是“无心可活”,那么比干会不会就这样奇迹般活下来呢?毕竟,商纣王那样昏庸无道,而周武王仁德明君,让后人对商朝的憎恶逐渐深刻,历史上的商朝与周朝之间的对立,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铁律。加上妲己与妖精们的祸乱,许多人都渴望周朝能早日消灭商朝,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朝代。既然商朝如此腐朽,难道那些帮助纣王的臣子,就没有责任吗?这些臣子,是不是也成了“助纣为虐”的奸臣呢?
展开剩余82%很多人喜欢把死谏的臣子比作比干,但作为商纣王的臣子,比干又何来的“忠贞”可言?事实上,大部分人看问题时,往往是站在“上帝”的角度,即将商朝视为邪恶、周朝为正义。但如果我们从比干个人的立场出发,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。我们总以为他应该像姜子牙那样,在发现纣王昏庸后立即断绝关系,投身周朝辅佐周武王。然而,姜子牙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“弃商投周”,但比干却不行,因为他有着特殊的身份和背景,这些让他无法轻易放弃自己身上的责任。
首先,比干并非仅仅是商纣王的臣子,他是纣王的叔父。二十岁时,他便开始辅佐先帝治理国家,一直到先帝去世,他肩负起了托孤重任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比干是看着商纣王长大的,正如诸葛亮辅佐刘禅那样。他是一个忠诚的长辈,即使面对一个昏庸的帝王,比干也不可能轻易放弃责任,抛下纣王去寻找更有前途的周朝。
在商纣王刚登基时,得到了比干的辅佐,商朝曾一度强盛,绝非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那样腐化堕落。此时,女娲对比干的忠诚深受感动,赠予了他一颗七窍玲珑心,以帮助他更好地辅佐商纣王。然而,谁也未曾预料到,商纣王长大后竟然性情大变,心高气傲,开始自认为是天命之主,万物都应臣服于他。直到某日,他看到女娲的画像,对天神产生了欲望。作为帝王,他竟然不顾国家安危,只想着如何讨好天神,令女娲怒火中烧,决心要除去他,扶持新的帝王。幸运的是,商纣王有两个儿子,在比干的教导下,他们身上有着帝王之气,可以保护商纣王一时安危。
然而,女娲已经预见到,即便纣王的两个儿子继位,也只是为商朝延命百年罢了。这种情况让女娲决定加速商朝的灭亡。她知道,普通的仙神无法干预朝政,这样做违背天道会受到天罚。唯有妖族可以做得出这种事。于是,女娲找到轩辕帝陵墓旁的妖洞中的三只妖怪,让她们去诱惑纣王,快速推动商朝灭亡,并承诺她们如果成功,就允许她们成神。唯一的条件是,她们只可以祸害纣王和奸臣,不能伤害百姓和忠良。
三只妖怪听了后,都非常高兴,尤其是狐狸妖,她变成了美丽的妲己,进入了后宫,诱惑纣王。她的同伙鸡精和琵琶精也变成美人,成为了纣王宠妃。琵琶精却因不精于技艺而被姜子牙捉住。三妖与姜子牙成了敌人,而她们也决定谋害姜子牙。
看到纣王沉迷于妖精的怀抱,比干明白商朝的命运已经无法挽回,他劝说好友姜子牙一起离开。但作为先帝的托孤重臣,比干怎能丢下责任离开呢?姜子牙理解比干的忠诚,也预见到比干可能会因此遭受妖精们的陷害,于是赠送给比干一枚神符,希望能护他周全。尽管比干并不相信纣王会对自己下手,但他还是收下了神符。
很快,妲己所建的宫殿完工,她的狐族后代也来到了宫中。众妖以天神的模样诱惑纣王,但没想到小狐妖们由于修为不足,喝醉时露出了尾巴。比干见状,立即指挥军队追击,最终将其彻底消灭。比干带着妖精的皮毛回到朝堂,想要警醒纣王,但妲己愤怒至极,她决心报复比干。
妲己伪装生病,说自己痛得无法忍受。纣王因不忍见妲己死去,急忙找寻名医救治。这时,妲己声称只有一颗“七窍玲珑心”才能治愈她,而这颗心只有比干有。朝堂上的比干面对这一幕,怒视妲己,无法相信自己培养起来的纣王,竟然会为了一个妖精,毫不犹豫地对自己下手。
他难以接受纣王的决定,但最终,纣王仍旧下令让比干剖心。比干带着无尽的心痛和愤怒,将心剖出交给纣王。纣王拿着那颗心,头也不回地跑去妲己身边,而比干看着自己的空洞胸膛,心中满是绝望和痛楚。
然而,比干并未就此倒下。姜子牙事先给他灌下神符水,他并未立即死去。失去了心脏的比干踉踉跄跄地走出宫殿,按照姜子牙所说,他找到一位卖空心菜的老妇,问她:“人无心能不能活?”老妇回答:“人无心怎么可能活?”比干听后,心如刀绞,血喷如柱,最终倒地而亡。
如果比干真想活下去,或许他有无数的机会,但他无法接受自己倾心培养的商朝,最终在昏庸的纣王手中走向灭亡。曾经的辉煌和盛世,在纣王的暴政下渐渐消逝,比干在此情此景下,不再想活下去。失去一切后,他选择了死去。
发布于:天津市冠达配资-网上实盘合法配资平台公布-线下配资公司-炒股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